應~教牧的專業操守


1940 期(2001 年 10 月 28 日)
◎ 交流點 ◎ 徐濟時(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研究及培訓主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曾幾何時,「行行出狀元」一類的正人君子買少見少,換來「處處古惑仔」的鼠輩小人黑影瀰漫,嗚呼哀哉!各行各業的道德下滑似乎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現代商業社會衍生的世俗化進迫戰,確是無堅不摧、無孔不入,連不少高尚行業也淪陷失守於私慾橫行之下。

  美國著名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自一九七七年起,就定期調查各行從業員在公眾心目中的道德操守得分;一九八五年的調查結果,教牧人員獲得百分之六十七民眾認為達到高道德水平,立居榜首。然而,隨後幾年美國出現連串名牧醜聞,此印象分立跌至百分之五十五,教牧被藥劑師取代其榜首位置,但仍能高於醫生,已算得是萬幸了。華人社會向來沒有類似的道德調查,但華人地區不像美國有強大的基督教傳統,神職人員的社會地位相信沒有美國般崇高,但道德要求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成為「龍的牧人」不易為也!

  這些年間,筆者也間中聽聞信徒批評教牧的不是(未信的人可能會客氣一點),如待人冷漠、進修多工作少、講壇缺乏餧養、對電腦多過對人等。當然,此等印象多是由偏見誤會而起,但不幸的是:觀感一傳開就會變成事實,到牧者發現此等流言已是「水洗都唔清」矣!

  在經濟不景、人人自危的今時今地,社會普遍瀰漫著負面情緒。找人出出氣已成為港人心態,信徒也難免將一肚氣轉嫁到相對地不會那麼「憂柴憂米」的教牧身上。「教新」的全港教會調查雖然顯示教牧「行業」有七百多空缺待填,但愚見認為這並非教牧「唔憂無工做」,因為在現時艱困日子,長執們肯定更是會「揀到好才請」,寧願「唔好唔請」,此刻他們寧做守財的管家,比浪費的管家,更會被會友稱讚為聰明的管家呢。但願教牧與信徒學會同舟共濟,而不是敵我分明。

  收筆之際,想起一本好書“Ministerial Ethics:Being a Good Minister in a Not-So-Good World”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作者Joe Trull & James Carter全面實用地教導當今教牧,如何維持專業下的道德操守。是這方面罕有的佳作。

  願我們在這失德的世代成為全民的榜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