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路

1899 期(2001 年 1 月 14 日) ◎ 宣教千里 ◎ 龙萧念全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两则谚语

  「我是个有鼻子的人。」「我有肩膀。」

  以上两则北非流行的谚语,「鼻子」翻成中文就是我们的「面子」,「肩膀」就是我们所谓的「靠山」。

  
梦魇开始

  初到北非工场,我跟其他宣教士一样要到警局办理居留签证。

  签证室外两排木椅上呆呆的坐着一群脸色凝重的外国人,不过大家倒是很有默契,先到的坐在靠近办公室的一端,后来的坐在远方的一端,进去一个,其他人便往前递补,像是罐头加工厂的运输带一样,大约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了。办公室内坐了两位警官,一位长有八字胡子的看来比较资深,他抽着土烟坐在中央,另一位较年轻的坐在旁边,帮忙整理文件。

  「我是来......」我结结巴巴的正要向他道明来意。

  「证件拿来。」他早已知道我来警局的目的,看完申请书和文件后,便丢给在旁的年轻警官。

  「请问甚么时候签证可以出来?」临离开办公室前我问那位资深警官,但他好像没有听见,我有点局促不安,于是再补充说:「是不是一个月后?」。

  「MM。可能是他抽着烟,不方便张口。

  
不义的官

  一个月后我再访警局,签证仍没有下来,那时我有一个崭新的想法,圣经中不是明明记着一个不义的官因为寡妇不断的烦扰而为她申冤吗(路十八2-5)?或者那位「不义」的警官要不断的「缠磨」,才会早一点把签证发给我吧。往后的六个月内,我一共到警局查问了二十次,最后终于如愿得偿,但细看签证的有效日期时,简直晕倒了,只有五天!

  
渐入佳境

  第二年我搬到另一辖区,经过去年惨痛教训,这次我跟一位认识那辖区警察的室友一起去递申请表,申请手续办妥后,我也再没有到过警局了,直到要出境前一周,再去查问结果,警察当天按我的出境日期给予签证,换句话说有大半年时间我是「非法」居留,但从来没有人查问过我的「合法」证件。第三年政府政策急转弯,学校不给没有居留证的同学注册,但没有学校的注册证明又怎样申请居留证呢!总之警局和校方互踢皮球,有人跟学校职员理论,有人到警局查究,全校学生人人自危,这次我没有到警局,也没有到校务室,只跟几位亚洲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给校长诉苦,请他帮忙。校长接见了我们,并替我们写信到内政部作保,不到两周我们八位亚洲同学可以正式注册,其他没有敲对门的同学都得不到这种「优待」。

  
游戏规则

  这几年让我认识到在北非族羣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里,「情」比「法」更加重要,换句话说你可能百分百在法理上站得住脚,但若跟主事者的关系搞坏了,你在游戏中仍会出局,然而若能把握鼻子与肩膀之间的窄路,北非宣教的门还是为你打开的。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联会特别事工】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亲密家庭】

【溪水旁】

【教会图说】

【神学纵横】

【贞洁有道】

【英伦拾絮】

【宣教千里】

【牧养手记】

【如情未了】

【交流点】

【父母也EQ】

【心灵照相机】

【】

【余晖集】

【信息前线】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