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 1899 期(2001 年 1 月 14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最近到江门,看见街头很多粟子档,有的还有个小锅在炒弄着,同行朋友闻得香味四溢,忍不住买来吃,可是剥开一咬便知「龙与凤」,原来都是先用水煮至半熟,再装模作样炒一炒的,最大问题是根本不曾熟透,吃下去既不香又不熟,完全失掉寒冬吃风粟的乐趣和滋味。
有人说,香港不也是一样吗?你几时找到过真正的糖砂炒粟子?可是,江门是纯朴乡镇呀,我固执地期望村里人比城市人敦厚老实。
开放改革以后,人人向钱看,无良商人为了找快钱不讲商业道德,早已街知巷闻,可是连素称老实的乡下人也施展种种骗人技俩,怎不叫人心寒?粟子不熟,吃了顶多是赐胃不适,但那毒米假盐,吃了却足以害人性命。
早一阵,江门市发生一家五口食米中毒事件,揭发有人用石蜡油把陈旧大米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推出市场销售,据说数量多达五十吨之巨。
同一天报章,另有一段不起眼的消息:广州食店疑用假盐来弄烧饼,引致十三名黄埔修船工人中毒。
米和盐并不是奢侈品,而是开门七件事里不可或缺的其中两样,前者是南方人的主要食粮,后者则是调味不可少。这两种食物在今时今日来说价钱并不昂贵,即使在其中弄虚作假,也不可能像贩卖黄金或毒品那样谋取暴利,但正因其为生活必须,只要正正当当地营生也能赚得合理利润,实在没有必要为谋更多利益而出此害人下策。
难怪保罗写信给提摩太说,想发财的人,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真的,无知加上贪婪,便生出人间无数祸事,贪财,确是保罗所说的万恶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