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篇
子女学琴,家长怎办?(上)

1899 期(2001 年 1 月 14 日) ◎ 亲密家庭 ◎ 李嘉琦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都让子女参加课外的与趣班如绘画、跳舞、计算机等等;其中,颇受欢迎的相信非学习钢琴莫属了,试想在宁静的黄昏,子女悠然自得地弹奏贝多芬的「月光曲」或巴哈的「小步舞曲」是何等优美,何等令家长欣喜的一幅图画!况且音乐又有陶冶性情,提升气质,培养感情等好处,故此家长们是很乐意安排子女学琴的,笔者也是一对子女的家长;又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愿意与家长分享一点子女学琴的心得......。

  许多家长都认为学琴应从兴趣入手,故此往往听其自然的让子女学琴;起初,子女是兴致勃勃的学琴,但一遇到较难的乐段或技巧要求时,便害怕困难,而失去起初的兴趣了,而且学琴不像打游戏机,一开机就可以玩的,而是要每日定时练习才有成效,故不少从「兴趣」入手的同学,最后亦因「不愿付代价」而变成「无兴趣」学琴了!另一个极端,则是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很紧张子女的学琴表现(当然,这是较少数,而一般所见他们的子女也会弹得不错的)渐渐学琴是一种压力,心情紧张之下,音乐表现自然打了折扣,而学琴也不再是兴趣了,是为考琴,是为表演而学琴,这是有点可惜的。

  我经常提醒家长,从兴趣入手是正确的,是自然不过的,但「兴趣」只是入门的一个条件,单靠兴趣不能持久学琴,要提醒子女「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甚至要事先立约,一开始学就要准备每日付出一段时间练琴;而家长最好准备一些时间陪伴及培养子女养成定时练琴的习惯;此外,家长可以在孩子学琴时留心聆听老师所教导的重点,并纪录下来,这样在家陪伴练琴时便有点方向、有点意见了。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联会特别事工】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亲密家庭】

【溪水旁】

【教会图说】

【神学纵横】

【贞洁有道】

【英伦拾絮】

【宣教千里】

【牧养手记】

【如情未了】

【交流点】

【父母也EQ】

【心灵照相机】

【】

【余晖集】

【信息前线】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