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点~应
信仰本色化」

1853 期(2000 年 2 月 27 日) ◎ 交流点 ◎ 李鸿标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有人归咎基督教今日依然未能在中国人当中普及起来,主要是因为基督教一直没法深入中国人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结合起来。反观佛道两教,他们流传得这样普遍,无可否认是由于他们可以打入中国人的通俗文化里面,甚至演变出深入民间的中国民间宗教,只要我们留心察看,就不难发现,不论在道德、伦理,艺术、风俗,哲理、文学各方面,早已掺杂着各式各样的佛道精神在其中。

  当然,基督教信仰(下简称「信仰」)与文化的关系是各方面的。信仰是反文化的,因它与不同的文化必定存有不能相容或共融之处。信仰也是超文化的,它是那位超越一切的上帝(the transcendent God)所赐的启示,所以它有不少地方并不容易透过现存的文化去阐释或表达。

  不过,信仰既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它也必然有合文化的那一面。基督徒的责任就是要把信仰与文化结合起来,叫更多早已植根于文化里面的人归信耶稣基督。

  论到要把信仰与文化结合起来,不得不提使徒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所说的话:「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向甚么样的人,我就作甚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九20-22)套用保罗的话来说,信仰本色化(inculturation)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要把信仰本色化,真是谈何容易!先要小心谨慎,留意信仰的反文化与超文化的特性,慎防在本色化的过程中,进到似是疑非的极端,甚或产生不合真理的异端。又要摒弃包袱,突破一些毋须坚持的传统框框,正如禾月所说:「要出版爱情小说,便不能背着『文以载道』的包袱。」

  此外,还刻意栽培,主动积极发掘和培训各方面的人才,务求华人教会在文化各种的领域上面(尤其在艺术与文学方面),有更多灵性好、够专业、且受普罗大众欢迎的基督徒出来,帮助华人教会打入社群,打入通俗文化。

  相信新的千年的来临,确实是华人教会重新部署,把信仰本色化的好机会。但愿上帝帮助我们好好把握时机!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癌病答客问】

【亲密家庭】

【溪水旁】

【教会图说】

【贞洁有道】

【牧养心声】

【如情未了】

【交流点】

【古道今诠】

【父母也EQ】

【心灵照相机】

【】

【余晖集】

【信息年代】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