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打虎
第 1853 期(2000 年 2 月 27 日) ◎ 余晖集 ◎ 安伯
随大伙儿到潮、汕、东江各地教会访问,一行人到了五华、梅州,东道主好客殷勤款待。在那里品尝了好几种野味,有黄、鹿肉、狸、山、鹧鸪,还有在香港犯禁的「地羊」。来自香港的我们,只是浅尝辄止,未敢开怀大嚼,唯一例外的是—酿豆腐。在香港东江菜别树一帜,不少食肆以「客家菜」作号召,如今已在式微中。究其原因,香港复员初期经济环境不怎么好,客家菜取价较廉,所有菜式端上桌来够分量,来来去去也只十来款......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炆三鲜、炒牛丸......「埋牙埋腩」,那时大家都只在求饱。随着经济起飞,加上美式、欧式、日式各种舶来饮食文化,国内各地名来港设肆经营,那些大块鸡、大块肉早叫人吃剩,客家菜馆幸存的不多了。
原来东江乡亲们对「豆腐」,家家户户都有不可无、甚至不可或缺的地步。新年、佳节、家有喜事,要是没有豆腐的话,是宴不成宴的。但又不是仅豆腐一味,可以大快颐。于是乎做出不少式样、名堂,甚至有「全豆腐」宴,这如好些地方的:全羊宴、全鸭宴。
席间,乡亲们和我谈起,原来酿豆腐这一道菜式,有他们特别的叫法,以他们的地方方言说:「量斗富」、「羊打虎」,要不是他们解说,真是摸不着头脑。「量斗富」,从前的度量衡是论升论斗,斗满是农家们的心愿,斗富是庆丰收。「羊打虎」呢,是受欺压的人们,当年饱受地主、土豪、劣绅的欺凌,下意识的报复,拿刀狠狠琢肉时在泄泄气,酿塞好炊熟,放入口里咬烂吞下,这和油炸桧、萨骑马(杀旗下)同样的意思罢,这些民间传说拿不个准,但这确确实实亲耳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