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信仰反思
耶和华以勒
第 1853 期(2000 年 2 月 27 日) ◎ 文林 ◎ 曾思为
亚伯拉罕一生充满传奇,令人羡慕的不仅是他的丰厚家财,而他经常伴着上帝的恩典与祝福,更实在绝不简单!观其一生,不难发觉一些「荒谬」的遭遇,时常借意攻击他,迫使他亦作出一些并不寻常的决定。亚伯拉罕原本住在名城大都会吾珥,生活安定无忧,城内设备完善,生活必需品齐全,享受消闲岂止「五星级」。故此,一般人只会希冀搬进城市内居住,因为这是「人望高处」的必然首选,但亚伯拉罕却反其道而行。他听闻上帝的呼召作出回应,上帝要他离开这个居住了七十多年的城市,要到祂所预备的地方去。虽然这个地方,上帝并没有明确说明在哪里,但他不仅决定离开,而且全家撤走。由城市人甘愿变作游牧民族,这是第一个「荒谬」。
亚伯拉罕的兄弟哈兰,英年早逝,留下孤儿罗得。基于骨肉之亲,亚伯拉罕对年幼侄儿爱护备至,处处提携协助,使他丰衣足食之余,还容让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拥有自己的牲畜和产业。可是,侄儿不单未有感恩图报,而且还纵容奴仆与自己的家丁争吵,亚伯拉罕为要平息风波,反要礼让晚辈罗得先选择上好肥沃美地。罔顾自己应有的权益与位分,宁愿先吃眼前亏,这是第二个「荒谬」。
年老得子,上帝对自己的承诺兑现了,亚伯拉罕岂不雀跃欢欣!儿子艾萨克岂只是他与撒拉的爱情结晶,更是他俩人的心肝宝贝和上帝慈爱的明证!然而,当上帝要求将艾萨克交出献祭时,亚伯拉罕竟然惟命是从,不作任何埋怨、逃难或反抗。这是第三个「荒谬」。
三个荒谬,一个比一个无理,要作出相应的回应,亦一个比一个困难,因为须要舍弃的更多、更重、更大,要拿出的勇气更一次比一次多。倘若一贫如洗、身无分文、膝下犹虚、或两袖清风时,亚伯拉罕所作的决定,应该比较容易。但令人回味和津津乐道的,毕竟是他对上帝的信靠。而从他为献艾萨克之地取名为「耶和华以勒」一事,更可概括他的人生观。「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上帝必预备。
世人所害怕又好奇的莫过于不可知的「未来」,而世人所忧虑和关心的却莫过自己生活上的「荣辱」。但亚伯拉罕的一生却告诉我们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就是你我只管凭「信心」跟从上帝,祂必适切地为我们预备妥当,满足我们的需求。未来,不足惧;荣辱、不足虑!因为耶和华上帝掌管一切,祂的恩典充沛,足够我们所用!
新年伊始,让我们以「耶和华以勒」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