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点~呼
打入社群打入通俗文化
第 1853 期(2000 年 2 月 27 日) ◎ 交流点 ◎ 禾月(基督徒新闻从业员团契)
曾经在心情不好及精神欠佳的时候,想看一本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小说,但这样一本书,在基督教书店里不容易找,有那么几本都看过了。随意抓来一本台湾爱情小说消遣消遣;怎料,在书中看到了具体、大胆的性描写。这类小说,在连锁书局占了好一排书架。去年有报道指,这类小说在公共图书馆相当受欢迎。
除了感慨现今青年人的性态度开放,除了嗟叹新一代没有严肃阅读习惯,除了指摘作者和出版商不知所谓外,我们还可以做甚么?
事实上,感叹和指摘,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一切都是他们不好所致。这不正是「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路十一46)
既然爱情小说受欢迎,为甚么基督教机构不出版爱情小说,使其内容在我们的掌握之内?为甚么把阵地拱手让予书商?
要出版爱情小说,便不能背著「文以载道」的包袱。消闲书亦有消闲书的作用;比如一本小说,可以叫人暂时忘却生活的压力和忧虑,到虚构世界避一避,发一个愉快的白日梦。更何况在信仰里,我们尽管写,但文字在人心里起的作用,完完全全在神的掌握里。
我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读中学时迷上爱情小说,在严沁的小说里,我读到女主角参加完教会团契后,返家时见到在家楼下等她的男主角......。我想,严沁在写小说时,未必想过有人会因此对团契产生好奇,而我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当同学邀请我参加团契时,我想也不想便答应了。
我希望教会攻占的,不单是爱情小说市场,而是更庞大的通俗文化市场。当听基督徒说,信仰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活又已融合在通俗文化里,那为甚么,我们的信仰跟通俗文化,非但不像水和乳,反倒像水沟油?
打入通俗文化是手段,打入社群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