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答家长问题」(上)
第 1853 期(2000 年 2 月 27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最近应邀往一所佛教中学主讲家长教师会,大会给我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子女的学习效能」,讲座后便是由家长自由发问,我所收到的问题却使我感到很有启发,因为九成题目都不是问如何督促子女做功课,反之,全数属于家长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尤其遇到子女的成绩极不理想的时候!我愈来愈觉得时势所趋,家长的心理研究和自我辅导已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范围,可惜我们所提供的常是一般性的原则教导,例如多留在家、关心聆听和不要打罚等。
不是说这些原则有问题,而是我们要研究在这个社会状况下如何实际些给家长们意见,我很喜欢答这类「如何做」的问题,因为做不做到可以即日验证,而且可以扩大至在同类情况中再应用,而在不同情况便需要考虑如何作出轻微的调校。
我最记得父亲们常问在时间极少和不稳定等问题,我给他们以下建议:
- 质素比量更实际,不要只说风花雪月的话题,只把话题集中在我们几个家人的身上便可以产生关心的效果。
- 如不打开电视就更好了,因为注意力若分散了,那些刺激的感官效果会使我们又返回电视剧中人。
- 多用「经历」作为家庭生活,一个三小时的户外旅行或散步可以带来新意的倾谈,因为旧环境(在家内)常会降低交谈的意欲。
- 若你的子女是青少年,父亲(甚至母亲)应多定时间读有关计算机、摄影、流行曲趋势、球坛、青年人刊物等,可以在家内多谈及你的看法(尤其同意的部分),那么你的子女会更觉得你很青春和是最接近的朋友呢!
这类的建议不是难做得到,而且可发挥家庭的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