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支持「轮流说」的人吗?
第 1894 期(2000 年 12 月 10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沟通的过程除了能表达情感外,也重视了解的程度。在家里我们都很畅所欲言,可是忽略了怎样使对方说得舒适一点。
你有想过「轮流说」的原则吗?表面说来不似困难,但试研究你每逢说完一堆话后,看来可以暂停一下,然而突然看到对方正想开口反应的样子......。诱惑来了,可能是:
- 觉得自己今时的地位应讲多些才象样。
- 担心从此失去说话的「发球权」。
- 怀疑对方刚才正「密谋」说些更有影响力的话,似乎没有专心听自己的「高见」。
于是马上第一时间提高声线,用一个强而有力的「我」字截断对方的「侵入权」,然后又重复一番毫无新意的说话。
故此一个能长期与人「轮流说」的人必定曾在EQ上成功地对付自己。
他一定不计较权力感,甚至非常支持人与人相处必须是公平的。
他一定不计较被别人说多了,因为他看好聆听的机会是宝贵的。
他一定不预设疑心来对待人,因为他不喜欢夸张负面的假设,反正这些无法证实的假设不但未能增进友情,更是使人拉远了距离。
「了解」与「轮流说」有很大关系,因为后者的尊重威力使彼此都放重点于一个高互动的聆听过程中。
相反地,「抢着说」必定减低了解的机会,因为低的互动正出现在「你有你说,我有我说」。
我有一个朋友常是喜欢以「家长式」口吻与人交谈,给人很大压迫感,他和议别人的程度真低于百分之十,反之常以既定的主见来教导人跟他的决定。有一段时间没有直接与他倾谈,只间中用传真方式讨论见解,他回答传真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一个小时便有回音。最近我翻阅这十次左右的传真纸张,发现他从未同意过我一项意见,真使我禁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