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长敬老
第 1820 期(1999 年 7 月 11 日) ◎ 教会之声 ◎ 李鸿标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把每年七月定为敬老月,鼓励各会员堂举行敬老主日,并为联会而设的老人院经费作出奉献。「敬老主日」当然不只是为了征集「敬老献金」,而是主要为了倡导尊长敬老,因为这不仅是上帝的旨意,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适逢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国际长者年,所以愿趁此良机探论到谈尊长敬老的问题。
尊长敬老的需要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只要有百分之七的人口是在六十五岁或以上的城市,便可称为是老化的城市。多年来香港人口当中,超过六十五岁的均一直高于百分之十,这显示香港已是属于一个老化的城市。
《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亦曾推测,本港的老人人口(六十岁或以上者)会由一九八九年七十二万一千六百人至一九九九年增至九十五万九千六百人。由是预期寿命会延长,本港七十五岁以上年龄组别的人士定会持续增长。可见香港「老化」是必然的现象。
随著核心家庭数目持续的增长,许多早期的屋邨或私人楼宇亦逐渐变相成为「老人宿舍」。此外亦由于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政府津助或私营的老人宿舍的增设,不少老人均已被家人送到老人宿舍去养老。因此「家有一老」的现象已经愈来愈少。
至于俗语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似乎已不合时宜,敬老意识日趋薄弱,不少年轻人已把尊长敬老视为老套。所以我们除了年年举行「敬老主日」,提倡和唤醒人人都当敬老之外,还要在各人家中,以及在教会当中,推行和实行敬老。
尊长敬老与敬畏上帝
经上记著说:「在白发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利十九32)可见敬畏上帝与尊长敬老有著非常密切的关系。敬畏上帝的人必然也尊长敬老。
马丁路德解释「孝敬父母」这条诫命时也说:「基于要敬畏亲爱上帝,因此不藐视祂所赐给我们的父母和尊长,不惹他们动怒,也不伤他们的心,倒要孝顺、尊重、亲爱、关怀他们。」
不尊长敬老,就是对上帝不敬。所以我们定当以身作则地教导年轻的一辈尊长敬老。不论在家中,或在小区,都要倡导和力行尊长敬老。
尊长敬老的真义
敬老却是尊重他们的身分,欣赏他们以往的贡献,接受他们心身的软弱,尽量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若是能行,总要讨他们的喜悦,接纳他们的意见。若有不对的地方,则要用爱心说诚实话,以尊敬的态度去表白自己的意见;要指出他们的不是,纠正他们的错误,使他们得著帮助。
不过,作为「老人家」的一群也当慎重,不要倚老卖老,倒要凡事作好榜样,让年轻人可以心服口服地尊长敬老。这样,上帝要我们敬老的旨意,以及敬老的传统美德,就得以实行和发扬。